中国天气网讯 脱衣“噼里啪啦”、梳头“怒发冲冠”、触碰“电光火石”……这些触碰恐惧都来自冬日一种大自然的暗器——静电。近期我国大部地区雨雪稀少,天气干燥,多地静电活跃,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静电指数地图,看未来三天(11月20日至22日)哪里“噼里啪啦”风险高,哪里触碰恐惧不存在。
我国大部天气干燥易起静电 超15省份"噼里啪啦"风险高
近一个月以来,我国很少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中东部多地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尤其是辽宁、河北、山东、广东等地部分地区方降水量偏少超80%。

天干物燥易起静电,未来三天,我国依旧雨雪稀少,不仅是北方,江南、华南多地也将经历同期少见的干燥天气。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静电指数地图可以看出,未来三天,我国大部地区静电指数较高,京津冀等15余省区市均处于静电活跃区域。

11月20日,我国大部地区天气干燥,静电活跃的范围广泛。尤其是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中西部、辽宁、京津冀、山西、西藏大部等地相对湿度在30%以下,“噼里啪啦”风险高。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及长江以南大部地区都属于静电潜伏区域,天气比较干燥,穿脱衣服时可能出现炸毛情况。而内蒙古东部、云南等地相对湿度可达65%以上,静电绝缘,触碰恐惧不存在。

11月21日至22日,新疆南部、西藏大部、内蒙古大部、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北京和河北北部等地静电仍活跃,需注意增加室内湿度。江南、华南大部地区仍属静电潜伏区,新疆北部、四川盆地、海南东部的一些地方湿度有所增加,加入静电绝缘区域。
一不小心就炸毛?四个小技巧助你降低静电风险
冬日空气湿度迅速降低,当环境湿度小于30%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难以传导电荷,原本容易消散的静电会大量停留在物体或人体表面,门把手、楼梯扶手、毛衣、头发等似乎处处带电,冬日的触碰恐惧无处不在。中国天气网总结了四个防静电小技巧,助你远离静电风险。

1. 环境增湿。冬天天气干燥,加上北方供暖,空气湿度降低易导致电荷难以传导,静电大量停留,在室内可开启加湿器,尽量让环境湿度保持在40%至60%之间。
2. 秋冬季内搭尽量选用棉质衣物。化纤材质的衣服本身摩擦易起静电,且电阻高导致静电难释放。
3. 做好皮肤保湿工作。尽量让角质层含水量保持在10%至20%之间,可有效传导电荷,促使静电消散。
4. 使用有效“放电”法。可用摸墙放电法,将静电电荷通过墙体导入地面。此外,还可用金属小物件给可能带电的物品放电,降低触碰风险。
中国天气网提醒,未来三天,不仅北方,南方多地天气也将十分干燥,静电风险较高,“增湿放电”四个小妙招请收好,助你降低静电风险,轻松缓解触碰烦恼。(文/江漪 设计/陈玉洁 数据支持/于群 审核/刘红欣 刘文静 余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