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翡翠的来源、鉴定依据及尴尬:为什么过不了光谱?
翡翠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珍贵瑰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明清时期,翡翠成为贵族和皇室非常流行的一种首饰,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明清时期的翡翠因其稀有性和价值,成为了珍品收藏家们追捧的目标。
明清时期的翡翠来源
明清时期的翡翠主要来自缅甸、云南、老挝、泰国和越南等地。其中缅甸的翡翠质量更好,颜色鲜艳,晶莹剔透。而的翡翠也有一定的市场,音乐家李双江就曾有一枚来自云南的翡翠挂坠。
明清时期翡翠的来源和鉴定依据
据史载,明代宫廷主要使用白玉、美玉,而翡翠并未被大规模使用,明代的翡翠基本上是来自缅甸和老挝。到了清代,翡翠逐渐成为了贵族、皇帝等高阶人物的珍品。
翡翠的鉴定依据主要有翡翠的颜色、透明度、质地和瑕疵度。颜色以绿色为主,翠绿色越鲜艳越好。透明度要求越高越好,质地软滑,多露出油润的光泽。然而,对于明清时期的翡翠来说,由于年代久远,经过多次打磨、雕刻,颜色和透明度的评判变得非常困难。
明清时期的翡翠为什么过不了光谱
光谱是一种鉴定宝石真伪的工具,通过测试宝石的吸光度,可以得出宝石的种类和颜色。但是,由于明清时期的翡翠在雕刻和打磨过程中可能添加了某些填充物或者染色剂,导致其颜色和材质与正常的天然翡翠有很大不同。这时候,翡翠的光谱就会无法通过检测,因此明清时期的翡翠在鉴定中经常会出现问题。
明清老翡翠的尴尬
由于明清时期的翡翠的年代过早,并且并没有现代科技的支持,它们怎么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保存呢?这也是藏家们面临的一个尴尬。明清时期的翡翠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大多数都已经变得很脆弱了,保养和存储也变得非常重要。
清代翡翠过不了国检
近年来,对翡翠鉴定的标准与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有关要求检测明清时期的翡翠必须使用光谱等现代检测仪器,但是由于明清时期的翡翠经过了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和改造,已经与正常的翡翠有很大差别。因此,清代翡翠经常会在国检中被认定为伪造品,这也让翡翠行业陷入了一定的尴尬。
总之,作为珠宝行业里的瑰宝,翡翠的历史悠久,价值连城。虽然明清时期的翡翠由于年代久远和历史沉淀,对于现代科技的检测方式来说存在一定的尴尬,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传统的知识和经验,了解翡翠的特点和来源,并对其进行适当的保养和存储,以保障其在未来也能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