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之后,降水增多、湿气加大,容易形成湿温之邪,身体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沉困重、关节酸痛等症状,这时养生应注重健脾祛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
1.饮食宜少酸少辣,适当偏甜,比如可以吃些山药、百合等。此外,陈皮、茯苓、芡实、赤小豆具有利湿排浊、健脾固本的功效。日常可以做些陈皮茶、茯苓粥、芡实瘦肉汤、赤小豆鲤鱼汤等菜品来食用。
2.运动宜舒展和缓。适当增加运动量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但是要注意避免大汗淋漓,以免受凉感冒。可以采取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瑜伽、散步等。
3.避免淋雨涉水。雨天外出,尽量撑伞、穿雨鞋,如果淋雨后,应及时用毛巾擦干身体上的雨水,或用热水洗澡。
4.晚上不要熬夜,中医认为熬夜或者睡眠不足,有可能引起脾虚,进而导致水湿停滞,所以建议晚上23点前睡觉,中午有条件还可以午睡,调养精神。
5.室内温度不宜过低,中午时分天气开始有些燥热,怕热的人群会开风扇或空调,建议不要将室温设置过低,容易引起毛孔闭合,不利于湿气随汗液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