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资讯

聚焦2024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5-01-21 10:56:14 来源: 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

一键查天气

中国天气网讯 2024年1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第16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4):“双碳”目标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该书包括总报告、气候变化科学新认识、国际气候进程、国内政策和行动、行业转型篇、城市评价篇等重要章节。其中,总报告从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及适应情况,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和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展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观察与解读。中国天气网记者就其中内容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

qxtx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

2024年是全球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

记者:目前最新的国际和国内全球变暖趋势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巢清尘: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及多家国际业务科研机构发布的最新监测结果:2024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约1.5℃,是全球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2024年,东亚大部、东南亚、欧洲中部和南部、东非与南非大部、美洲东部和中南部等地年平均温度均突破历史纪录;我国年平均气温同样创下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大部、东北地区南部及西北地区中东部等地年平均气温破历史记录,其他绝大部分地区也位列历史前3位。

从长期变化趋势看,过去十年(2015-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和海洋变暖正在加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在给世界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全球和大多数地区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因子。在全球大部分地区,人类活动增加了高温热浪的发生概率。在区域尺度上,除人为影响外,还受陆面反馈过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气溶胶浓度变化(低云减少等)、气候自然变率(如厄尔尼诺事件)等过程的调控,城市热岛效应也使城市遭受了更多更强的高温热浪威胁。

我国为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多方努力

记者:适应气候变化正成为眼下全球各国极为重要的问题,我国在此方面有哪些行动?

巢清尘: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气候变化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作为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是中国当前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体制、机制、法制与能力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具体行动有: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建设;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强化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强化关键脆弱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推动适应气候变化保障机制建设。

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建设

为统筹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明确了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强化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等重点任务,为提升气候韧性、有效防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提供了重要指导。为指导和规范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二十多个省(区、市)印发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强化适应气候变化健康行动举措,有效防范气候变化健康不利影响,2024年9月,国家疾控局等13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另外在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方面制定发布相关文件近百份,有力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

首先,进一步完善气象综合观测网络。2022年11月,中国气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着力推进观测站网、运行保障、观测产品等方面高质量发展;2022年12月,中国气象局印发《城市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城市气象综合观测网建设完善,加强对城市气象观测能力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指导。目前建成由近7万个地面自动气象站、200余部天气雷达站、120余个探空站、9颗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其次,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气象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和精细度,实现提前一周准确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至3天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同时健全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多部门联动,以气象预警为基础联合制作发布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险、农业灾害以及公路交通等气象风险预警。第三,加强气候变化监测、检测、影响和风险评估,编制《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中国气候变化海洋蓝皮书》、《中国气候公报》、国家和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等,建立中国首个气候模式检测归因系统,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水平和基础能力。上述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逐步完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有效加强。

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水资源方面,加大水资源节约和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水资源税收调控作用,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强化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对陆地生态系统开展生态质量监测,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与建设。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提升,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强化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在农业与粮食安全方面,优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格局,提升农业应变减灾能力,增强农业生态系统气候韧性,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健康与公共卫生方面,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和适应能力评估,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及防控,全面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方面,强化交通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强化标准对提升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适应能力的支撑作用。城市与人居环境方面,启动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积极强化城市排水防洪安全保障,协同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于敏感的二三产业,建立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能源行业防灾减灾水平,做好旅游业极端恶劣天气应对,提升交通运输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目前,中国健康与公共卫生领域气候韧性持续增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进程持续推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强化关键脆弱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主要包括加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青藏高原等重点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特别是农牧交错带和黄土高原风险较为突出,同时气候变化将对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产生不利影响。中国通过研发突破关键适应技术,有效保障了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极大提高了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北方干旱缺水地区和东部能源短缺地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伤亡率与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明显下降。

推动适应气候变化保障机制建设

首先要加强财政金融支撑,实时保护修复、保障防灾减灾、强化气候投融资支持。其次是强化科技支撑,包括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加快技术研发推广、强化科技资源配置等。第三是加强能力建设,主要是开展地方适应气候变化培训活动。第四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多边框架下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广泛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对话交流、积极开拓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合作、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国气象局联合世界气象组织和生态环境部签署了《关于支持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的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早期预警项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上,中方发布《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2025—2027)》,助力提升发展中国家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下一步,中国将坚持“主动适应、科学适应、系统适应、协同适应”原则,以防范气候风险、强化适应行动、提升适应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强化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推动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提升重点领域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适应支撑保障和能力建设,积极拓展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提升全球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贡献中国方案。

qxtx2024年气候变化绿皮书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走向

记者:目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呈现怎样的走向?

巢清尘: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影响着各国的政策制定、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这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政策引领:目标明确,框架完善

各国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努力,首先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美国在提出到2030年减少50-52%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后,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IRA)和《两党基础设施法案》(BIL)。这些法案标志着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气候投资,计划投入3690亿美元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推广,同时通过税收减免激励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产业。这些政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联邦气候政策标准,美国在气候行动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随着政府交替,政策的连续性面临不确定性。

与美国不同,欧洲在政策稳定性和系统性上具有明显优势。自2019年提出“欧洲绿色新政”以来,欧盟为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设定了明确的法律框架,并推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通过征收碳税以防止“碳泄漏”。但碳边境调节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单边措施,不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确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也不符合“非惩罚性”遵约机制安排。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欧盟以保护全球气候为借口,强推碳边境调节机制立法,制造绿色贸易壁垒,旨在提高自身的国际经贸和地缘政治议价能力。尽管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供应中断,部分国家短期内增加了煤炭和天然气的使用,暴露出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之间的矛盾,但总体上,欧洲的绿色转型方向并未改变。

中国在绿色低碳转型中采取了全面系统的政策措施,从顶层设计到地方政策创新稳步推进。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在减排机制建设方面的重大进展,光伏和风能领域保持全球领先,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技术驱动:创新赋能低碳转型

在技术层面,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和风能,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能源结构的核心,且在过去十年里,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成本大幅下降,成为全球低碳转型的经济驱动力。例如,中国在光伏组件和风机制造方面占据全球市场70%以上的份额。

储能与氢能技术的突破也为低碳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美国在长时储能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欧洲在绿色氢能开发与应用方面进展显著。中国则加速布局液流电池、固态电池等储能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碳捕集与封存(CCUS)技术为减缓化石能源排放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美国已投入数十亿美元支持相关研发项目。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同样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提高了能源使用的效率,为可再生能源接入和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推动了智慧城市和绿色交通的发展。

能源安全与经济压力的权衡

低碳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各国在推动这一进程时面临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双重考量。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特别是在一些主要能源输出国的冲突,往往会引发全球能源供应的不稳定,增加能源价格波动,给国家的低碳转型带来压力。欧洲可再生能源(RES)的装机容量虽预计会增长三倍,但可能依然无法达成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60%以上的目标。

发展中国家在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技术和资金的双重挑战,尤其是在技术获取和项目融资方面的困难。例如,非洲地区具有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但由于融资问题,许多项目难以落地。为了确保全球低碳转型的均衡发展,国际合作和资金支持至关重要。

国际合作与竞争:多边框架与区域互动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推进中,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在《巴黎协定》框架下,发达国家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但资金支持依然不足。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在绿色技术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将绿色技术输出到更多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行的低碳发展路径。这种多层次的国际互动,不仅推动了全球低碳转型,也为未来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的角色与未来展望

记者:我国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巢清尘:作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在政策设计、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中展现出全面且深远的影响力。通过制定如《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等战略规划,中国明确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方向,并以此为引领,将低碳发展融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布局。同时,中国在光伏、风电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为全球提供了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储能与氢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低碳技术推广结合起来,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际支持,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绿色技术的共享与应用。这些努力彰显了中国在全球低碳转型中的领导力和责任感。

展望未来,中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强与全球伙伴的资金、技术和政策合作;深化绿色发展经验的共享;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积极探索多边合作的新模式,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注入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

气候融资新目标与国际碳交易机制确立 落实工作仍面临挑战

记者:我们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是每年很重要的一个国际气候谈判会议。那么从2023年的COP28到2024年的COP29,有哪些进展?

巢清尘:在2023年召开的COP28上,全球气候谈判的重点是对各国气候行动的全球盘点。各国在此次会议上分享了各自的减排进展,评估了全球气温升幅的现状与未来趋势。这一盘点的核心目标是检查《巴黎协定》下各国的气候承诺落实情况,确保全球气温升幅在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以内,努力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COP28期间,特别关注了各国如何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加强合作,推动低碳转型进程。除了全球盘点,化石能源逐步淘汰的问题也成为了热议话题。许多国家支持加速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清洁能源转型,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公正转型的挑战尤为突出。

进入2024年,COP29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气候谈判的进程。COP29的一个核心议题是全球气候融资,尤其是如何动员更多资金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低碳转型与气候适应。谈判代表们在此前每年1000亿美元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2025年及以后的全球气候融资目标。新目标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全体参与者共同实现每年1.3万亿美元的融资;二是发达国家率先提供3000亿美元,作为对脆弱国家的直接支持。谈判重点解决了气候融资的金额、质量和来源问题,同时强调通过公私合作渠道实现融资目标。然而,尽管融资数字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但仍不足以完全满足脆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此外,这一目标并未明确建立在减少化石燃料的承诺之上,仅为未来的资金合作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

除了气候融资,在COP29上,全球碳市场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际碳交易机制正式启动。在《巴黎协定》第六条框架下,各国就碳市场规则达成了关键共识,为全球减排和资金流动提供了新的路径。国际碳市场开始运作,允许各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碳排放交易,并通过联合国的监管,确保市场的透明性和有效性。这为全球低碳转型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工具,并有助于实现各国减排目标的落实。

COP29的成果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但也揭示了诸多挑战。新设定的气候融资目标和碳市场机制虽然为未来合作提供了框架,但实际落实仍面临障碍。各方在接下来的谈判中需要更加关注如何将这些目标转化为切实的行动,特别是在资金分配、技术支持和机制完善方面。

展望COP30,各国将进一步更新国家自主贡献(NDCs),并推动更大范围的气候行动。这不仅是对《巴黎协定》的持续履行,也是全球社会对气候危机的再次回应。希望通过持续加强多边合作,优化谈判机制,并广泛动员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资源,国际社会可以进一步提升气候行动的效率和影响力。

加载全文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

没有更多啦 ~
没有更多啦 ~
没有更多啦 ~
放到
桌面
反馈
×